Baishihu Leisure Agriculture Area

Phone:0937104806
(Copyright of this page belongs to "Baishihu Leisure Agriculture Area" and "Original Author")
讓白石湖的清幽山水,唤起您心底深埋的冒險渴望!這裡是臺北的隱藏寶藏,在白石湖休閒農業區,您將發現渾然天成之美:綠意盎然的山林中,白石湖社區如一把溫暖的擁抱,包覆著歷史的痕跡和文化的厚重。
漫步於碧山、白石湖山間的登山步道,您將感受到大自然的靈動和韻律,仿佛彷彿置身於一幅動人的山水畫中。
踏浪吊橋、徜徉於後湖濕地、探尋古錐埤的靜謐,每一處皆散發著清新和谐的氛圍。
不僅如此,白石湖更是內湖區草莓季的寶地!每逢12月至5月,粉紅誘人的草莓在這裡盛放,3月至4月更是您舌尖上的春天。
在這片樂土上,您可以親手摘取最新鮮的草莓,參與豐富多彩的農業體驗,或者動手製作獨一無二的草莓果醬 DIY,感受自然與生活的奇妙結合。
白石湖休閒農業區,不僅是一個遠離塵囂的避風港,更是您心靈獲得慰藉的聖地。
忘卻城市的喧囂,讓自己沉浸在山林湖水間,感受大自然的慷慨和寧靜。
踏上白石湖之旅,讓心隨著景色飄然而動,讓感官被這片山水溫柔地征服。
來吧,讓我們共同踏上這段奇妙的旅程,與白石湖休閒農業區一同編織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。
別讓生活的繁忙擋住視野,放鬆身心,迎接自然的擁抱與溫柔,讓這份寧靜與美好成為您心中最珍貴的寶藏。
趁著春風拂面,讓我們一同啟程,尋找心靈的安慰和故事的美麗。
*****
白石湖-地名的由來說到「白石湖」,我們一定要先知道其地名的由來!據說早年先民將山區中相對低點開闊處,自然形成之山坳地勢,稱之為「湖」,同時當地盛產潔白的白色砂岩,「白石湖」這地名由此而生,所以「白石湖」,其實不是一座湖唷!清末光緒年間,在內湖山區設立了採石場,當時興建臺北府城牆即取材自此地,又因地勢險要,在清乾隆52(西元1787) 年3月期間,白石湖曾是林爽文抗清同黨人林小文與清軍作戰的古戰場,也曾為凱達格蘭里族社所居住。
據說凱達格蘭里族社原分佈於松山的基隆河西岸,受到清朝漢人開墾的影響,逐漸遷移至白石湖一帶,故改名為「新里族」,主要為了與原松山的「舊里族」做為區別,時至今日,凱達格蘭里族社已融入漢人社會並消失;臺灣光復後,由於該地區有碧山巖開漳聖王廟,所以改名為「碧山村」,後於民國57 年正式改名「碧山里」迄今。
群山環抱-白石湖群山環抱下的白石湖社區,開發史可追溯至200 多年前的清乾隆年間,四周環繞碧山、白石湖山、大崙頭山、開眼山、大尖山(今名忠勇山)以及小尖山(今名圓覺尖山),是內湖區內最高海拔(約250至450公尺之間)的社區。
白石湖地區屬山谷地形為亞熱帶闊葉林生態,除了適合發展休閒農業外,結合周邊白石湖山、大崙頭山、開眼山、龍船岩等登山步道,除了是當地居民感受清新山林的後花園外,更成為臺北市民週休二日出遊之選。
白石湖地區其餘遊憩重點:白石湖吊橋、後湖濕地(同心圓生態濕地)、古錐埤、夫妻樹、石崁黃式古宅(紫雲居)。
內湖草莓季每年12月至翌年5月為臺北市內湖區草莓產季,3月至4月更是盛產期,內湖區有多處草莓園適合親子、家庭、情侶或朋友聚會一日遊,部分農莊還有各式的農業體驗,例如草莓果醬DIY、窯烤披薩DIY等豐富課程,品嚐草莓好滋味的同時,還能欣賞內湖山景好風光。
(資料來源:白石湖休閒農業區)

所有評論 (0)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