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rmer Residence of Yin Haiguang

Phone:(02)23645310
(Copyright of this page belongs to "Former Residence of Yin Haiguang" and "Original Author")
步入臺北大安區的十八巷十六弄,仿佛穿越時空,踏入了文學巨擘殷海光先生留下的思想殿堂 - 殷海光故居。
這座建於1945年的木造房屋,承載著殷海光先生對自由與民主的堅持。
在這綠意盎然的溫州街,每一片綠蔭都彷彿蘊含著他那無畏的文字力量,像是在低語著對抗威權的堅定信念。
殷海光先生的身影似乎仍掛掛在軒聳的木柱旁,他在《自由中國》闡述的政論文章似乎還在空氣中縈繞。
他的精神,『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』,如同一面不滅的旗幟,為我們指引著熾熱的堅持。
這不僅是一個古蹟,更是一段台灣民主史的見證。
臺北市政府的尊重,在2003年將此處指定為市定古蹟,保存了殷先生珍貴的文化遺產。
而在台灣大學的讓路下,這片靜謐的空間如今也開放給我們,讓我們得以與殷先生的精神對話、感悟。
你是否也想穿越時空,聆聽殷海光先生那不可或缺的聲音?那就讓我們一同踏進殷海光故居,讓我們一同將他的思想與堅持傳承下去。
這個古老木造屋,將是你與巨人對話的場所,也是對自由與民主的虔誠禮讚。
時光在此靜止,而我們的心靈卻將在這裡翱翔。
快來,在這個充滿文學氣息的角落,讓我們一同緬懷殷海光先生的偉大,並為自由的火焰添上一抹亮色。
讓我們在殷海光故居,找到我們對自由與堅持的答案。
課外教學的機會恭候你的光臨,一起在這塊聖地,昂首向前。
*****
殷海光故居位於溫州街十八巷十六弄內,西元1945年所建,此區日據時代為台大教授的宿舍群,植物濃綠青翠,充滿濃厚的文藝學術氣息。
殷海光先生1949年從中國大陸遷居來台,一方面在台北帝國大學(現台灣大學)哲學系授課,另一方面為《自由中國》撰寫政論文章,秉持『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』的精神,以文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,勇於對抗威權、批評時政,是中國自由主義重要傳承人物,對台灣後來的民主政治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此棟屋舍為一層樓之日式木造房屋,基地呈現一三角形,與周遭其他宿舍相連。
臺北市政府於2003年5月正式指定此故居為市定古蹟,內保存了殷海光先生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台灣大學近年來開放殷海光故居供學校做校外教學之用,並於2008年11月委任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經營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