화강 박물관

전화:(02)28610511
(본 페이지의 도문 저작권은 「화강 박물관」, 「원작자」에 귀속됩니다)
華岡博物館 - 源自百年教育磐石,結晶華岡精神的瑰寶!
在臺北市士林區,藏匿著一座充滿智慧與藝術的寶藏——華岡博物館。
這座博物館源起於華岡學府的創校之初,承襲著創辦人張其昀先生的胸懷與遠見,以「高等教育、學術研究、服務推廣」為指引,凝聚了校史發展的光影。
走進華岡博物館,彷彿穿越時空,感悟教育之浸潤,品味藝術之永恆。
這裡不僅僅是一座博物館,更是故事的寫照,華岡博物館的每件文物都承載著歲月的沉澱,每一個展覽都是一段時光的倒帶。
徜徉於展廳間,仿佛走進了一部華岡學府的時光冊,見證著學術與文化的薪傳。
而如今的華岡博物館不僅是教育的延續,更是文化的寫照。
透過豐富的典藏、精彩的展覽和生動的推廣教育活動,華岡博物館將校園的智慧之美展現於世界之前。
這裡是知識的樞紐,是藝術的殿堂,更是心靈的寄託。
讓我們一起踏上華岡博物館的旅程,感受教育的深厚底蘊,體驗文化的璀璨光華。
每一個展品都是心靈的碰撞,每一個故事都是情感的流轉。
立即踏上這段充滿智慧與美感的探索之旅,讓華岡博物館的奇蹟,牽動您的心靈。
華岡博物館,等待著您的光臨。
讓我們一同懷抱教育的熱誠,握住文化的樞要,共同編織華岡的故事。
讓每一次造訪成為一次心靈的舞蹈,每一次體驗化為一段美好的記憶。
趕緊來到華岡博物館,探索智慧與藝術的奧秘,感受華岡精神的永恆魅力!
*****
華岡博物館之創議,發軔於華岡學府創校之時。
創辦人張其昀先生於民國 51 年(1962) 3 月 1 日訂「創校旨趣書」,揭以「高等教育(大學)學術研究(研究院)服務推廣(企業)三者一體」,為興學創業之方針,採取「圖書館與博物館」並重的原則,而有創設博物館之議。
華岡博物館籌備時期歷時 8 年之久,前身為民國 52 年(1963)在大成館成立之「中華文物陳列館」、54 年(1965)遷入大仁館,改為「文物博物館」,58年(1969)改名為「國際華學資料展覽館」。
為適應此種演進,經歷三度的充實與發展,在文物徵集保管等日常行政方面,先於圖書館內設立博物館,合稱圖書博物館。
隨後在中華學術院內設博物館組,專司其事。
民國 60 年(1971)華岡博物館在大義館 6 樓正式成立,為國內第一所大學綜合博物館,亦是最具規模的大學社區博物館。
華岡博物館一方面輔助教學,提供通識教育之資源,同時亦發揮社會教育與社區服務之功能。
民國 74 年(1985)起,董事長張鏡湖博士決定籌建新的博物館館舍,與圖書館、資訊中心合併統一規劃為曉峰紀念館,87 年(1998)底硬體建設完成,88 年(1999) 3 月 1 日正式啟用,館名沿用「華岡博物館」。
華岡博物館的業務,以功能區分為典藏、展覽、推廣教育三大類。
歷任館長潘維和、趙振績、陳國寧、陳明湘、吳瑞秀、嵇若昕、劉梅琴館長與同仁的努力推展之下,頗具規模,成為本校一大特色。
(資料來源:華岡博物館官網)

所有評論 (0)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