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埔琉球古墳

統埔村郭丁得先生厝後

電話:(08)8821001
(このページの図文の著作権は「東埔琉球古墳」、「原作者」に帰属します)
震撼的歷史記憶,深埋於統埔琉球民墓的墳墓之間,宛如時光隧道,將我們帶回了清同治10年的風雨飄搖。
66位琉球船員,逃難至恆春的土地,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悲劇,54名琉球藩民,無辜殞命於此。
今日,統埔村的靜謐墓園,凝結了歲月的哀愁,映照出他們的悲劇命運。
這座墳場並非僅僅是一處古老的墓地,它承載著更多的文化情感。
碑文記載著牡丹社事件的悲歌,在每塊石碑後都流淌著滄桑的歷史巨憾。
每一坐古老的石碑,都是一段當年遺落的記憶,無聲地述說著遺憾與哀傷。
透過墓碑上的文字,透露出琉球船員被害的真相,讓人瞭解那段曾被埋葬的悲劇命運。
如今,統埔琉球民墓,成為了一處寂靜中散發著悲情氛圍的文化遺址。
維護完整的外觀,不僅讓遊人感受到古老和諧的氛圍,更讓歷史永垂不朽。
走過這片墓園,仿佛置身於歷史的長河之中,感受著時間的流轉與悲劇的重量。
讓我們一同踏上旅程,來到統埔琉球民墓,尋找那些被遺忘的故事,感受那些被凝固的哀愁。
讓我們以尊重的心情,凝視著每一座石碑,聆聽著偉大的歷史回憶。
來吧,一同前往統埔村,感受這份無法言說的情感交織,讓歷史在我們心中永恆閃耀。
*****
統埔琉球民墓又名琉球藩民墓,該墓起建於西元1871年(清同治10年),當年,有兩艘前往那霸朝貢的船隻,在回程途中,遇到颱風侵擾,幾天之後,船隻擱淺在恆春的八瑤灣,共有66名船員上岸避難,不甚誤闖原住民領地,加上語言不通的關係,與當地的排灣族民發生嚴重衝突,其中54名琉球人慘遭殺害,後被安葬於統埔村。
統埔琉球民墓起建初期並未立碑,西元1874年,日本人藉口居民被害,登陸屏東的高士佛社、牡丹社、女仍社,與原住民展開激烈廝殺後(史稱牡丹社事件),即為該墓立下「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」之墓碑,這是日本人留臺最早的碑體;在日本殖民臺灣期間,會定期撥款進行維護工作,甚至沖繩史家還特地來臺推動墓塚整修運動。
所以即使經過幾百年的時間,民墓至今仍維持完整外觀,也留下難以抹滅的歷史遺蹟。
雖然琉球藩民墓的外觀具有觀覽的價值,但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更具深刻。
因為昔日的原住民族還承襲著獵頭文化,所以藩民墓裡所安葬的受難者,雖然知其姓名與後裔,卻是無首之身。
這樁歷史悲劇除了留下血戰的遺憾,也讓後人見證到難能可貴的時代性文化遺產。
所有評論 (0)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