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水営歴史歩道(枋寮セクション)

940枋寮鄉198縣道

電話:(08)8782012
(このページの図文の著作権は「金水営歴史歩道(枋寮セクション)」、「原作者」に帰属します)
探尋古道幽深之美,踏入浸水營古道(枋寮段),一段細說臺灣歷史與人文交織的奇幻之旅。
這條古老步道,仿若時光隧道,將您帶往遠古荷蘭、日本、民國時代的足跡中,感受走過數百年的光陰,滿溢著卑南族、排灣族、平埔族、漢人、日本人的深厚底蘊。
在浸水營古道,追憶西部平埔族先民的遷徙,徜徉於清道光年間的古老村社,身歷其中,彷彿穿越時空,親臨歷史珍藏的現場。
被譽為臺灣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步道,這條越嶺之路見證著無數移民、探險、商貿、文化往來的奇蹟,熔鑄出臺灣多元文化的璀璨光輝。
跟隨著浸水營古道的腳步,您將穿越浸水營闊葉樹林保護區、大武臺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、大武臺灣油杉自然保護區,感受大自然的悸動與生命的生機。
沿途的樹木繁茂、鳥語花香,彷彿置身於一幅恢弘壯闊的自然畫卷中,讓心靈得以淨化,身心平衡。
來到浸水營古道,不僅是一趟旅行,更是一段心靈旅程。
無論您是歷史探險家、自然愛好者還是文化品味家,這裡都能滿足您對深度旅行的渴望。
細細品味古道留下的文化印記,感受歷史故事的震撼,讓您與這片土地、這段歷史心靈相連。
讓浸水營古道(枋寮段)成為您下一次探險之旅的起點,讓我們共同啟程,穿越時光長河,感受這塊土地的深刻底蘊。
期待您的蒞臨,這裡等著您,讓我們一同走過這段奇幻之旅,留下屬於您自己的感動。
*****
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,穿越過中央山脈稜線後,東止於臺東縣大武,古道全長47公里,海拔最高處為1,300公尺。
沿線區內有「浸水營闊葉樹林保護區」、「大武臺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」及「大武臺灣油杉自然保護區」三大保護區,極具植物地理學內涵與研究價值,非常適合生態及深度之旅。
清道光年間,臺灣西部平埔族曾利用這條路,集體移民到東部後山的卑南(臺東)一帶,至清光緒八年(1882年),重新拓修為開山撫番道路,定名為「三條崙道」。
到了日治時期,經日本人修改為聯絡西部屏東枋寮與東部大武的警備道路,遂改名為「浸水營越嶺道」。
而浸水營古道上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「姑仔崙舊社」、「出水坡遺址」、「浸水營清代營盤址」、「浸水營日警駐在所」,都是珍貴的史蹟;值得一提的是,胡適的父親胡鐵花於清光緒十八年曾在臺灣任職臺東知州時,當時便是利用這條古道過去臺東述職的。
數百年來,浸水營古道歷經荷蘭、日本、民國時代,成為當時的荷蘭人、卑南族、排灣族、平埔族、漢人、日本人最便捷的越嶺道路,對於從事巡視、傳教、商業交易、移民、郵遞、健行、學術研究等助益甚多,是臺灣歷史上使用年代最悠久、最具代表性、使用率最高的步道。
